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 汽车与乘员安全性研究汽车与乘员安全性研究

基于深度事故调查的汽车智能安全气囊效用研究

2013-11-20 11:12:13

【摘要】
    普通的汽车安全气囊由于只有一种燃爆策略,不能适用于所有多变的道路碰撞情况。同济大学道路交通事故调查项目提供的详细案例、及国外大量的气囊伤害案例都说明了这一弊端。本文总结了在未系安全带、低速碰撞、小身材乘员及离位乘员这四种情况下,可能由于缺乏约束而过早接触气囊、气囊燃爆强度过高、距离气囊太近等原因而造成气囊伤害。

    气囊伤害事故的日益增多促使了例如传感器、探测系统、气体发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发展,由此可以通过提前点火时间、降低燃爆强度等方法针对四大伤害工况实施智能化的气囊保护。

    通过采用MADYMO软件建立的乘员约束系统模型仿真再现了由深度事故调查得到的气囊伤害事故。并结合前文介绍的各种气囊伤害的交通事故案例,通过参数调整和反复模拟,证明了在四种气囊伤害工况下智能安全气囊的保护效用,也基本确定了相对更有效、灵敏度更大的关键参数。但需注意的是,即使智能安全气囊也无法提供与安全带+普通气囊相媲美的保护效果,特别在中、高速碰撞中。
美国是当今唯一将对智能安全气囊的保护要求列入乘员被动安全保护法规的国家,而中国却缺乏气囊的相关质量标准与法规。本文分析了我国面临着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由于我国车辆驾乘人员的安全带佩戴率相当之低,同时低速碰撞发生率高、小身材乘员的比例又较高、不良坐姿的离位乘员较多,对应的四大气囊伤害工况使得智能安全气囊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另外还分析了气囊普及率的提升、智能安全气囊的发展对中国气囊相关法规的促进作用,深化了对智能安全气囊效用的研究。
 
【关键词】交通事故,气囊,伤害,智能,保护效用,中国道路交通环境
 
成员单位